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有哪些?
1、咏鹅
唐 骆宾王
(资料图片)
鹅 鹅 鹅,
曲项向天歌.
白毛浮绿水,
红掌拨清波.
2、悯农
唐 李绅
锄禾日当午,
汗滴禾下土.
谁知盘中餐,
粒粒皆辛苦.
3、静夜思
唐 李白
床前明月光,
疑是地上霜.
举头望明月,
低头思故乡.
语文第二册:
4、草
唐 白居易
离离原上草,
一岁一枯荣.
野火烧不尽,
春风吹又生.
5、春晓
唐 孟浩然
春眠不觉晓,
处处闻啼鸟.
夜来风雨声,
花落知多少.
6、古朗月行
唐 李白
小识不识月,
呼作白玉盘.
又疑瑶台镜,
飞在青云端.
7、登鹳雀楼
唐 王之涣
白日依山近,
黄河入海流.
欲穷千里目,
更上一层楼.
8、寻隐者不遇
唐 贾岛
松下问童子,
言师采药去.
只在此山中,
云深不知处.
一年级学的古诗有哪些?
1、咏鹅/(唐)骆宾王鹅,鹅,鹅,曲项向天歌。白毛浮绿水,红掌拨清波。2、江南/《汉乐府》江南可采莲,莲叶何田田。鱼戏莲叶间。鱼戏莲叶东,鱼戏莲叶西,鱼戏莲叶南,鱼戏莲叶北。3、画远看山有色,近听水无声。春去花还在,人来鸟不惊。4、悯农/(唐)李绅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5、古朗月行/(唐)李白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。又疑瑶台镜,飞在青云端。6、风/(唐)李峤解落三秋叶,能开二月花。过江千尺浪,入竹万竿斜。一年级下册7、春晓/(唐)孟浩然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8、赠汪伦/(唐)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,忽闻岸上踏歌声。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9、静夜思/(唐)李白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10、寻隐者不遇/(唐)贾岛松下问童子,言师采药去。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11、池上/(唐)白居易小娃撑小艇,偷采白莲回。不解藏踪迹,浮萍一道开。12、小池/(宋)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,树荫照水爱晴柔。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13、画鸡/(明)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,满身雪白走将来。平生不敢轻言语,一叫千门万户开。拓展资料:
1、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,在时间上指1840年*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,从格律上看,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。以唐朝为界限,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,其后,古体诗渐渐式微,逐渐消亡。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;近体诗又称今体诗。从《诗经》到南北朝的 庾信,都算是古体诗,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,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。
2、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,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。尤其是对于 乐府、古风、 歌行体三类诗,更易混淆。因为,从形式上看, 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,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,很难区分。但是,从古代以来,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、手法、风格特色的区别,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称呼。
一年级学过的所有古诗
一年级上下册《静夜思》李白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《画》远看山有色,近听水无声。春去花还在,人来鸟不惊。《春晓》唐・孟浩然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《村居》清・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。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《所见》清・袁枚牧童骑黄牛,歌声振林樾。意欲捕鸣蝉,忽然闭口立。《小池》宋・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,树阴照水爱晴柔。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摘自百度文库,谢谢。适合一年级背的古诗有哪些?
一、《寻隐者不遇》
唐・贾岛
松下问童子,言师采药去。
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
译文: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,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。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,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。
二、《送上人》
唐・刘长卿
孤云将野鹤,岂向人间住。
莫*沃洲山,时人已知处。
译文:孤云陪伴着野鹤,怎么能在人间居住。不要*下沃洲山,现在已经有人知道那儿了。
三、《早发白帝城》
唐・李白
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
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
译文: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,千里之遥的江陵,一天就可以到达。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,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。
四、《瑶池》
唐・李商隐
瑶池阿母绮窗开,黄竹歌声动地哀。
八骏日行三万里,穆王何事不重来。
译文:瑶池上西王母的雕花窗户向东敞开,只听见《黄竹歌》声震动大地人心悲哀。周穆王有八匹能日行三万里的骏马,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?
五、《次北固山下》
唐・王湾
客路青山外,行舟绿水前。
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
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。
乡书何处达?归雁洛阳边。
译文: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,船航行在绿水之间。潮水涨满,两岸与江水齐平,整个江面十分开阔,帆顺着风端直高挂。夜幕还没有褪尽,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,还在旧年时分,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。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?北去的归雁啊,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!
标签: